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校園風采
福州格致中學召開第58屆田徑運動會
福州格致中學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
福州格致中學樂團榮獲第四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國總展示活動一等獎
福州格致中學王子銘同學榮獲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福州格致中學舉行2023-2024學年新老兩委學生干部換屆交接儀式
福州格致中學舉行2023-2024學年新老國旗護衛隊換屆交接儀式
我校啦啦操校隊首次參加2022年福建省中學生啦啦操錦標賽榮獲集體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選動作第三名
我校蟬聯福州市第60屆中小學生運動會羽毛球比賽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我校獲福州市第五十九屆中小學生運動會游泳比賽高中團體總分第一名

?院士風采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8-03 15:51




院士

(1916.3.7——2016.5.27)

王世真.jpg

1933 屆校友。著名生物化學家、核醫學家,我國核醫學事業的創始人。

1938 年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1949 年美國衣阿華大學博士畢業后在該校放射性研究所任研究員。1951年回國,先后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教授、教授,放射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名譽所長,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在甲狀腺素的研究中開拓了結構和功能關系的研究新領域;在國內合成撲母星;研究、合成并生產了多種標記化合物。他在實驗核醫學與臨床核醫學的結合方面的研究,如放射免疫顯像、穩核素的臨床應用等,提高了對某些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的效果,推動了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發展。半世紀以來,長期致力于原子核醫學的科學研究、應用和教育工作,堪稱中國核醫學第一人。

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8 年轉為資深院士。



陳建生院士

陳建生.jpg

1938 年出生,1957 屆高中校友,當年以高考全國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91 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主要研究領域: 類星體巡天、類星體吸收線、星系際介質、星系物理、施密特 CCD 測光及大視場、大尺度、大樣本天文學 , 領導 BATC( 北京—亞里桑那—臺灣—康奈狄克 )CCD 多色巡天計劃。他領導的課題組先后發現了 1400 多顆小行星。1996 年 6 月 7 日,發現國際編號 7145號的小行星,建議命名為“林則徐”星。2006 年,正值福州格致中學160 周年校慶,經提請,將國際編號第 55892 號小行星命名為“福州格致”星。

曾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第十屆政協副主席,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副主任,兼任中國科學天文學科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獎等國家評審組專家,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際天文學會第 9、第 28 委員會組委,美國《Fundamental of Cosmic Physics》學報編委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及人事部博士后專家組成員 , 中科院學位委員。




經福謙院士

(1929.6.7——2012.4.20)

微信圖片_20210421165535.jpg

江蘇省南京市人??谷諔馉幤陂g隨家內遷,1944 年曾就讀于福州私立格致中學。

1991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四、五屆理事,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第二屆副主任、第三屆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第三屆理事,第四屆、第五屆常務理事,高壓物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和第二屆主任,他是《力學學報》、《爆炸與沖擊》的編委,《高壓物理學報》的常務副主編。他是爆炸力學和高壓物理學家,中國實驗內爆動力學和動高壓物理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對發展中國高能量密度聚能系統設計技術和沖擊波極端條件下物質性態研究出了貢獻。




劉應明院士

(1940.10.8——2016.7.15)

劉應明.jpg

1953 屆初中校友。北大數學系畢業后進入四川大學,專于拓撲學,對不分明拓撲中代數問題、嵌入理論與不分明凸集有較深研究。合作研究一般拓撲及不分明拓撲,引進重域概念,解決了不分明點概念及其鄰近構造以及收斂這兩個基本問題,在積空間和商空間問題上有所突破,被譽為“中國的查德”(模糊數學奠基人),著有《Fuzzy 拓撲在中國》等。1995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曾任九三學社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四川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九屆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數學研究中心主任、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人事部博士后專家委員會“數學與系統科學”組召集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專家咨詢委員兼數學評審組組長。是國際模糊系統協會理事兼中國分會主席,日本模糊邏輯與系統研究所國際顧問,中國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




院士

陳懿.jpg

1933 年出生,福州人。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 , 南京大學教授。1951 屆高中校友。1955 年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 曾任系主任、副校長、代校長 ,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以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高?;瘜W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催化學會中國代表等,1985 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 2005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多相催化研究 , 對氧化物和氧化物載體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考慮被分散物種本征性質和載體表面結構的嵌入模型,研究合成非晶合金催化劑和納米催化劑的化學反應機理,為有關材料的制備及科學設計提供了參考依據。十多年來聯合有關同志倡導觀化學研究以及高校與產業部門的合作,在組建有關實驗室,研究介觀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應用,理論和實驗的結合以及化學與化工的結合等方面取得良好進展。已發表論文近 400 篇,國內外專利 30 項,專著 3 項,獲全國科學大會和省部級獎八項。1991 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5 年科研組被江蘇省教委評為優秀學科梯隊,1996 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科帶頭人,1997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4 年中國化學會催化委員會授予第五屆中國催化成就獎。




陳鏡明院士

微信圖片_20210421165554.jpg

1956年出生,福州人,1974屆高中校友。

1982 年在南京氣象學院獲學士學位,1986 年獲英國里丁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曾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加拿大遙感中心高級研究員,加拿大約克大學、渥太華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理系教授 , 兼任南京大學長江學者教授和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科技部全球變化重點研發項目專家,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海外專家顧問委員。他是將遙感應用到生物圈研究的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之一 , 是國際上被認為最早對定量遙感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之一,在理解、保護環境進程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貢獻。2000 年榮獲加拿大航天航空協會 Alouette 獎,1998 及 2001 年他兩度獲聯邦政府自然資源部地學界突出貢獻獎,2004 年被選為加拿大高級科研主席,2006 年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格致官微
 
 
手機網站
website qrcode

掃描查看手機版網站